论坛文汇

您当前的位置 :灯塔·烟台智慧党建 > 互动交流 > 论坛文汇 正文

王晓河:为官须去“疲”病

发布日期:17-07-13 13:12 信息来源:浙江日报 字号:[ ]

  袁守定在《图民录》中指出:“疲是居官大病。所谓疲者,如疲马然,策之不动也。然疲生于挨,朱子所谓挨得过时且过是也。”意思是说,官员一旦得了懒惰症,就像一匹鞭打不动的老马,怎么赶也是步履蹒跚,踌躇不前,而其根源恰如朱熹所说,是因为抱着得过且过的态度,挨一天是一天。

  为官不为,一些人甘做疲者,工作并非申明不去干,也不是放弃不想干,而是懒散地干、怠惰地干,有气无力、无精打采地干,表面让人挑不出毛病,只是让人感到慢腾腾、无生气、无活力,出人不出心,出工不出力,疲惫、疲沓、疲软,是其惯有的一种表现。

  疲惫,身上没劲,心中无魂,得过且过,碌碌无为;疲沓,推推动动,不推不动,混天度日,没有积极性、主动性;疲软,打不起精神,挺不直腰板,近似停滞不前。说道理,恭敬听,左耳进右耳出,不去真懂真通;说工作,跟着走,唯诺被动,不前不后;讲纪律,循规蹈矩,因循苟且,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论担当,看透的事不去说,看准的事不去干,等等,诸如此类,疲病影响环境和士气,影响工作开展和落实,必须认真及时解决。

  去“疲”要“立公”。陷于疲,多是私心作怪。升迁不如意灰心了,工作不遂心丧气了,作风难适应腻烦了,更有甚者,“三严三实”禁止了逍遥和任性,感觉“没意思了”;官财两道堵死了发财梦,“紧箍咒”紧了,感觉乏味了,诸如此类,从主观上找原因,用邓小平的话说无非是“最卑鄙的个人主义”。只为自己着想,不忧党忧民,工作岂有动力和活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作为党的干部,就是要讲大公无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荡做人、谨慎用权,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党员干部只有公字当头,融人生价值于其中,才有一身正气,不为一己之私而动摇,不为蝇头小利而徘徊,做到淡泊名利,任劳任怨,埋头苦干。把一切心思用在工作上,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发展上,清清白白做人、老老实实为官,为各项建设新目标、新任务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

  去“疲”要“沥胆”,就是要竭尽忠诚、敢于担当。患疲病者,在大是大非面前怯于表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在困难面前怯于挺身而出,怕剪不断理还乱,他们的诀窍是等靠,靠别人来解决,等时间来消磨,这与党和人民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其位,谋其政,把高标准履职尽责作为基本要求,做到日常工作尽其责,困难面前敢负责,出现失误敢担责,站得出来,顶得上去,为党和人民的工作勇往直前。要有担当之力、尽责之为,担当不是逞匹夫之勇,须有能力和底气;尽责不单是心到人到,须得有作为和效果。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看准、抓住、解决问题;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兴实事求是之风,为人民做好事、做实事;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丰厚素养,提升境界,保持旺盛的革命精神和斗志。

  去“疲”要“克勤”。勤者,政之所要。古人论勤政敬业说:“从政莫尚乎敬”,“敬者,德之聚。”是说执政要把勤、敬放在第一位,勤、敬是一切美德的集中体现。做领导工作本来就是“苦差事”,很多时候要“五加二”“白加黑”,想舒舒服服就不要当领导干部。“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党员干部的本质义务;干部,先干一步,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这是我们的工作导向,也是我们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工作方式。干部的“辛苦指数”到位,群众的“幸福指数”就容易达标。思想上要刻苦,勤学多思,保持昂扬进取的锐气;工作上敢吃苦,勤干多练,保持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必然有所作为。“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懒则百病生,一个为党为民的党员干部,什么时候也不能掉入这个泥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当在其位谋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净又干事。”必须懂得,从严治党不是束缚手脚,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干净是为了更好地干事,任何曲解和伪作都是歧途。勤政得民心,勤则尽心,勤则精进,勤则奋力,勤则有为,这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我们建功立业的本分,时刻不能忘、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