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山之石

您当前的位置 :灯塔·烟台智慧党建 > 人才工作 > 他山之石 正文

新疆克州“333”工作法做好村级后备干部培养

发布日期:17-07-21 17:41 信息来源:党建网 字号:[ ]

  翟振鹏

  为根本解决村级后备干部选人难、作用发挥不明显现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各工作队自3月1日全部进点入驻以来,紧紧围绕“333”选配帮带法,后备干部培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严把选优选强“三关口”。划定红色底线,将退伍军人、返乡大中专青年、外出务工返乡青年、致富能手等相关人才分类管理,真正将素养高、本领硬、有专业特长的人员,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和储备为后备力量。规范选拔程序,打破人情关系、论资排辈等不良用人习惯,拓宽选拔视野,扩大选拔范围,采取个人自荐、群众和党员推选、党支部推荐相结合的方式,用推荐票等形式确定谁能“备”,用自荐等方式来确定谁愿“备”,用测评的方法看谁够“备”。严格组织考察,采取支部推荐、总支审查、党委考察,层层把关,辟源头注活水,形成一人一档、一村一册、一乡一库良性布局,确保后备干部选得准、用得上、信得过。截至目前,协助培养村(社区)后备干部1563人。

  搭建理论培训“三平台”。网络平台学政策,通过建立微信交流群、QQ交流群、远程电教平台,指定一名工作队员负责推送政策法规信息,以日学习、周总结、月讲评推动学习成效。夜校平台学技能,坚持“双语”学习和技能学习双管齐下,让每位后备干部掌握1—2门实用技术,拓宽致富奔小康的路子,增强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帮教平台学方法,建立责任捆绑体制,通过一帮一、一带一形式,集中培、择优调、跟班学等方式,多途径、全方位传经验、教方法,确保随时上的去、顶的上。截至目前,开展农牧民夜校“双语”培训4000余场次,实用技能培训1611场次。工作队联系帮带后备干部1400人。

  奏响岗位实践“三部曲”。设岗定责,丰富后备干部培养链,借鉴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机制,搭建小平台,为后备干部设立16个岗位,明确具体职责,细化分工任务,做到人人有责任、人人有岗位、人人比先进。交流轮岗,采取跨乡跨村跟班学习,村村结对帮扶方式,指定1-2名拟任提拔后备干部交流轮岗,互学经验、互学方法,时间不少于1年时间。上派跟班,乡镇党委统筹抽调每村1名后备干部,到机关站所跟班学习,引导后备干部参与脱贫攻坚、乡村建设等重难点工作任务,提前进入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