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 :灯塔·烟台智慧党建 > 先进典型 > 书记园地 正文

招远市辛庄镇东良村党委书记刘世武:为了那永不褪色的信念!

发布日期:18-01-03 10:09 信息来源: 字号:[ ]

  走进招远市辛庄镇东良村,一排排洋房、楼房、平房各具特色,整齐划一;3家合资企业、8家民营企业生产热火朝天;广场舞、广场剧、农民大讲堂里人头攒动,一派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

  东良村,是一个3300人的大村,能有今天的繁荣,用村里人的话说:“多亏我们有位能干事的老支书、好支书。”

  村民口中的老支书就是招远市辛庄镇东良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世武。虽已是老者,但他一直能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他没有多大的理想,却把当好东良村人“家长”的责任看得很重、很重;尽管经常被误解、挨骂、受委屈,甚至遭到威胁,但他从来不曾退缩,默默地坚守着内心的信念,不忘初心……

  “我在村上干了43年了,唯一的私心就是希望东良村比其他村发展的好,不辜负党和东良一千多户村民对我的信任。”刘世武说。

  40多年来,刘世武始终坚守一个信念:“为了东良村好,为了全村老百姓好。”

  一颗恒心:为全村百姓谋“福路”

  1974年,年仅28岁的刘世武从一个普通百姓被全村人推选为东良村党支部书记。那时起,他成了一名“从群众中走出的书记”。

  万事开头难。上任伊始,刘世武面对的是一个“烂摊子”。他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发展高效农业,将村北千亩低产花生地改种红富士苹果,使东良村成为招远市较早成片发展红富士苹果的村庄。

  1980年,刘世武瞅准乡镇企业大发展时机,组织村干部和本村几个退休干部凑了1.3万元资金办起以生产乳皮花生为主食品厂。为了打开销路,刘世武多次前往东北寻销路,终于用两年时间,将该厂生产的乳皮花生打造成为“省优”“部优”产品。食品厂第一年利润达7万余元,当初不理解他的村民,纷纷对他的“胆识”感到佩服。“让百姓得到实惠,是让他们信任带头人最直接的方法。”刘世武一心只为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信念,让他在书记的职位上一待就是41年。

  1989年开始,通过“青岛水交会”,东良村分别与韩国外商、台湾客商和香港佳丽公司客商达成合资协议,先后在村兴办起3个合资企业、8个民营企业,形成了以食品加工、通讯器材、造纸工业为主的工业格局。

  一步一个脚印,村里发生了变化,村民得到了实惠,刘世武在群众中树立起了威信。“群众最盼、最忧的事,就是最需要我管的事,百姓无小事。”这是刘世武常常挂在嘴边的话。

  随着社会发展,刘世武发现村里因老人赡养问题产生的家庭纠纷越来越多。他知道,养老问题是农村的一个大问题,如果老人生活没有保障,就会增加子女负担,影响家庭和睦、农村和谐。

  60岁以上老人、党员,每年由村里补贴600元;7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每年由村发放一袋大米、两桶花生油;东良村人20余年使用的水、电都不用自己掏一分钱……就连上幼儿园的孩子、上初中的学生,东良村每年都会给予800元补贴。

  刘世武用一片真心,换来了百姓一致拥护。每逢村里换届选举,东良村党员和群众代表,总是自发到镇党委“提意见”,表达他们的肺腑之言:“东良村缺什么,也不能缺了刘世武,让他连任书记俺们全村百姓举双手赞成!”

  一身清廉:永葆共产党员本色

  东良村发展了,东良百姓过上了好日子。富起来的东良人,也用心中那杆秤,称出了刘世武的分量。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百姓说:刘世武是个务实清廉的好干部。

  面对物质利益,刘世武始终保持着一名共产党员的清醒。他说,既然百姓推选他做书记,他就要为百姓谋福利。如果自己想发财,干脆就别在这个岗位上干。“村里一千多户人我没得罪过,至今我得罪的都是我至亲的人”。

  在刘世武上任后的几年,也曾有不少人慕名找刘世武,想让他离开东良村,到自己的企业发展。对此,刘世武都婉言谢绝了。他说,“我所有的一切都是属于东良村的,我所有的精力都是属于东良百姓的,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对得起家乡父老。一个人如果把钱看重了,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就轻了。我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我必须把自己沉在群众之中。”

  在刘世武的严格要求和带动下,村班子的每一位成员都像他那样,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捞取好处。他为班子定了一条规矩:当干部,就别想自己发财。多年来,东良村班子成员都能够真正做到全身心扑在村里的工作上,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份执着:为了村庄更美好

  近年来,招远市立足资源优势,提出了以“金、泉、山、海”为主题的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全力打造辛庄滨海新区文化旅游经济带。刘世武瞅准了这一难得发展机遇,“我们必须借着新区建设发展的东风,让咱东良再升级一把,以后咱村人都是城里人。”

  2012年,为了保证新区项目落地,摆在刘世武面前的一大难题就是——彻底清除整顿沿海地上养殖大棚。毕竟涉及到了个人利益,村民们有支持的,也有不配合的“钉子户”。为了配合镇政府的整地工作,刘世武多次召集党员干部会议,要求大家要起到带头作用,去村民家里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能蛮、不能横,要将新区建成后会为村民带来更多利益讲清楚、说明白。到2013年,43个养殖大棚均清理结束。

  为了加快东良人村民到市民的转变,目前大莱龙铁路住宅楼建设的30处楼房已分配结束。“有刘书记当带头人,我们全村人都有奔头,俺们现在住着的可是拥有海岸线的后花园。”村里人纷纷表示。

  刘世武43年如一日,在各种考验面前守得住、稳得住、耐得住,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昂起胸膛做一个大写的人,始终保持一股清风,一股正气,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奉献群众,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带领群众奔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