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建设

您当前的位置 :灯塔·烟台智慧党建 > 人才工作 > 队伍建设 正文

【基层声音】招才聚才三种关系应处理好

发布日期:18-02-06 09:16 信息来源:中共招远市委组织部 字号:[ ]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的战略资源。近年来,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争夺战悄然打响,各地区在招才引智方面可谓用心良苦、诚意十足,给政策、给资金、给服务,然而在招贤纳士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管理和需求沟通脱节、当下和长远兼顾不足、引进和培育统筹失衡的现象,笔者认为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三种关系。

  党管人才和企业需求的关系。党委是统筹、协调、管理、服务人才的主体,而企业是使用人才主体。由于各级党委是被考核的主要对象,加上缺乏有效沟通,容易出现资源和人才“浪费”现象。有的大包大揽,无所不管,只要涉及人才的全部由党委和政府“兜底”,党委“很累”,企业“偷闲”。有的搞“拉郎配”,强行摊派,片面看职称、看学历、看名气,而不管是否符合用人单位需要,党委“强势”,企业“无奈”,结果耗费了大量精力,效果却不明显。处理好党管人才和企业需求的关系,党委要摆正自身位置,该管的管到位,该放的放到底,充分沟通方能集思广益,要经常性利用企业大走访、上门调研、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综合研讨等方式,精准把握企业需求,摸准市场脉搏,增强招才的针对性,把最适合的人才招进来,发挥聚变效应,形成1+1>2的效果。

  立足当下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地区都会形成具有区位特色的产业或者产业集群,然而想要谋求长远发展,就必须打破“守摊子”思维,未雨绸缪,超提前谋划,在做大做强原有产业的基础上,跟进新时代布局新产业、形成新业态,而这些都需要人才的强有力支撑。因此,招才聚才既要立足于当下,着眼于引进能够把现有的产业做强做优的人才,也要发挥党委引领作用,根据自身区域、资源、产业等优势,加大谋划新产业的力度,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形成未来产业规划,有针对性的与相关领域的企业和人才进行对接、吸纳,以人才的引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做到协同发展、共同进步,增强地区的竞争力和发展活力。

  对外引进和自主培育的关系。长期以来,不少地区存在着“重引进轻培育”的现象,这里面既有“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思想偏差,也有急功近利,拿来就用,不愿意付出资源、时间成本培养的现实考量。如此,就无法形成人才有序成长的良好土壤,导致人才结构不合理,一旦需要的人才引不进来,就会造成人才断层,没人“顶得上”“担得起”,从而贻误战机、延误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只引不育,人才如无源之水,只育不引,人才如坐井观天,都不利于企业发展、人才成长。只有坚持引育并重,“输血”与“造血”同时发力,才能形成合理搭配、竞相成长的良好局面,一方面要下大功夫引进紧缺人才、高端人才、面向未来人才,另一方面还要通过企业自有平台培养、联合高等院校搭建平台合作培养、选送骨干人才外出培训、交流培养的方式,为本地人才的成长插上翅膀。

  供稿:中共招远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