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灯塔·烟台智慧党建 > 牟平党建网 > 红色文化 > 红色记忆 正文
红色记忆

陈桂香:地雷战中红玉兰

责任编辑:党员教育中心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8-08-05 09:43:21

  凡是看过电影《地雷战》的人,大概都会记得那个名叫“玉兰姑娘”的女主角吧?不过,对女主角的原型背后的故事,恐怕就鲜为人知了。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山东海阳对日开展的地雷战“威震敌胆,名扬全国”。因此,1962年出品的电影《地雷战》(本片曾于1974年荣获第14届维也纳电影节纪念奖),就是对当年胶东抗日军民以地雷为武器英勇抗击日寇的真实写照。电影里那个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扎着一条乌黑发亮的大辫子,负责给八路军送情报和带领青妇队员们埋地雷炸鬼子的、机智勇敢的女主角“玉兰姑娘”,就是以当年山东省海阳县纪家店村(因为该村距离赵疃村,即电影中的赵家庄只有20多里路,所以在抗日战争时期,赵疃、纪家店、行村等一些村庄,都是闻名全国的“地雷之乡”)青妇队长陈桂香等人为原型加工塑造出来的。

  【一】

  1925年5月,陈桂香出生于海阳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聪明懂事的陈桂香,面对生活极其困难的家庭,决心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去换些零用钱补贴一下.因此,她从8岁起,就学会了织鱼网、打花边、编制小锅盖......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8年,日本鬼子占领了海阳县。当时才13岁的陈桂香,亲眼目睹了鬼子四处烧杀抢掠,无恶不做的罪行。所以,从小就充满了对日寇的仇恨。她决心要向自己那做党的地下交通员的大哥和战斗在抗日前线的二哥学习,不满14岁就勇敢地参加了抗日活动。不久又加入了妇救会,当上了积极分子。从此,她满怀爱国的热情和对人民子弟兵——八路军的深情厚谊,每天都带领着村里的姐妹们为部队纺纱织布、做军鞋、运给养、抬担架、照料伤员......。陈桂香18岁那年春天,日本鬼子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发动了大扫荡。这天上午,八路军某部在纪家店附近与鬼子交战后,打得相当激烈。后来,在村外负责放哨监视敌人动静的陈桂香,忽然发现有3个八路军伤员,因受到鬼子的追赶而跑进了她们村子。在敌人即将逼近的千钧一发的时刻,陈桂香冒着生命危险,迅速将这3个伤员藏进自己家的地窖中,使之躲过了鬼子的追捕。当时尽管有好几个凶若疯狗的日本兵追到她家,翻箱倒柜,搜索“八路”。并用枪托边捣陈桂香边威胁说:“你的家里,八路的有?”但性格刚强的陈桂香却镇定自若,面不改色心不跳。始终坚持说:“没有”。鬼子们闹腾了好大一阵子,却没有找到八路军伤员。最后,气得呜哩哇啦地喊叫着撤走了。后来有人问陈桂香:“当时你就不怕鬼子把你抓去严刑拷打吗?”但她却毫不犹豫地说:“不怕,因为当时我已经下定了决心:敌人就是打死我,俺也不会说出八路军伤员藏在什么地方!”1945年初夏的一天,敌人又集中兵力,对胶东抗日根据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扫荡。在一次残酷的战斗中,有一名八路军战士身负重伤,生命垂危。得知这一紧急情况后,为了争取时间,尽快抢救伤员,陈桂香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她连夜带领青妇队员们冒着枪林弹雨,迅速把伤员背下火线。并随即将他藏进山洞。之后,又坚持和姐妹们每天轮流去给伤员喂水、喂饭又喂药。在她们的精心护理下,那位八路军伤员终于恢复了健康,重返了前线。

  【二】

  讲起陈桂香埋地雷炸鬼子的故事,更是让人敬佩和感动。那年,当日本鬼子的铁蹄踏入海阳,并疯狂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的时候,各村都纷纷成立了“青年抗日救国先锋队”、“妇女抗日救国会”(简称“妇救会”)等组织。大家利用麻雀战、地雷战、游击战与装备优良的日寇进行着殊死搏斗。当时,只有16岁的村妇救会员陈桂香当上了女民兵。1943年秋,已经担任纪家店村妇救会青妇队长的陈桂香,经常组织队员们进行以埋各种地雷为主,兼学射击、投弹的训练。使大家逐渐掌握了埋绊雷、胶皮雷、夹子雷、马蹄雷及电影《地雷战》中提到的连环雷、钉子雷、子母雷、碎石雷、头发丝雷的技术。说起“头发丝雷”,使我想起了陈桂香大姨那张19岁时照的、已经珍藏了60多年的留着一头乌黑发亮的长发的像片。乍看上去简直就像电影《地雷战》中的“玉兰姑娘”。陈桂香说:“当年我是多么喜欢自己那留了十几年的漂亮的长辫子呀。可是,为了对付越来越狡猾的日本鬼子,俺还是以大局为重,含着眼泪,将长发剪下来做了‘头发丝雷’的引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她当时的带动下,当时全村大部分长辫子女民兵也都“舍己为公”,留起了齐耳短发。人心齐,泰山移。这一年,陈桂香所领导的青妇队,在冬季大整训中旗开得胜,夺得了全区联防团体第一名的桂冠。她本人也因此被选为民兵模范。

  【三】

  那是1944年一个石榴花开的季节。面对日本鬼对胶东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动扫荡的嚣张气焰,抗日军民“痛歼敌人,保卫家乡”的反扫荡怒火越烧越旺。陈桂香和女民兵姐妹们同仇敌忾,采用埋地雷的办法,随时狠狠打击前来捣乱的鬼子。这天中午,纪家店村接到上级送来的情报,说鬼子可能很快又要到这一带进行扫荡。于是,陈桂香便立即和队员们一起,在鬼子的必经之路上埋上了地雷,并迅速作好了伪装。只住了不多功夫,一大帮骄横残暴的鬼子就开来了。那个骑马挎枪走在最前面的耀武杨威的鬼子军官,刚进入“雷区”,突然“轰”地一声巨响,便被炸死在了马下。紧接着又有好几个敌人也被炸得血肉横飞。顿时,那些侥幸没被炸死的鬼子和伪军,也一个个吓得屁滚尿流,仓皇逃走了。

  但是,日寇就像一群疯狗,其咬人的本性是不会改变的。1945年夏季的一天中午,陈桂香她们又得到了鬼子要来扫荡的消息。在埋雷小分队、步枪小分队出发以后,一向爱动脑筋的陈桂香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敌人每次来扫荡前,我们都埋下了好多各种各样的地雷,但鬼子们为啥能躲闪过去呢?看来咱是应该好好做一做巧摆地雷阵的文章啦。为此,她决心给敌人点颜色瞧瞧!当时正是炎热的天气,陈桂香琢磨:口干舌燥的鬼子们远道而来,肯定会急着找水喝。对此,她灵机一动,马上想出了一个在井边埋地雷的好办法。当陈桂香把自己的主意讲给队员们听的时候,大家齐夸这个办法妙。认识统一后,她们立即抬来了4个大地雷,围着村头那口水井的井沿小心翼翼地埋好。在迅速搞好伪装后,她们又在水井四周埋下了几组连环雷。同时还在水井旁放上了一只破水桶。说来也巧,当大家手脚麻利地准备停当后,接到了哨兵的情报:说敌人离村只有半里路了。这时陈桂香便命令队员们马上隐蔽。而她自己却直至给每个地雷都挂了弦之后,才悄悄躲进了村外的松树林。狡猾的鬼子们在经过一阵疯狂的扫射后,才冲进了村子。他们一进村,果然不出陈桂香所料。由于渴得要命,所以一发现水井和水桶,鬼子们就一窝蜂似的冲向了井台。顿时,“轰!轰!”连续炸响的地雷,声音似山崩地裂。结果日寇被炸得缺胳膊少腿的躺了一地。当时没被炸死的鬼子,由于惊慌失措地四处逃命,不料又踩上了连环雷。这时候地雷的爆炸声、鬼子们呜哩哇啦的哭叫声传遍了村内村外。

  当陈桂香带着青妇队员和联防民兵回到村里时,那些侥幸活着的鬼子兵,早已狼狈不堪地拖着被炸死的同伴的尸体和瘸腿瞎眼的伤员逃走了。只见井台周围污血遍地,苍蝇乱飞。这一次,陈桂香她们可真是打了个漂亮仗!在纪家店村共炸死了20多个鬼子,其中在水井周围就有13个鬼子丧命。据被抓去给敌人抬尸体的村民回来报告,当时在纪家店村被地雷炸成重伤和轻伤的鬼子也有不少。

  【四】

  当年8月,被选为胶东抗日民兵英雄的陈桂香,胸戴大红花出席了胶东第二次群英大会。不久,又光荣当选了山东省的民兵抗日英雄。随后,词曲作家陈志昂同志专门为其创作的歌曲《女英雄陈桂香》,很快便传遍了胶东大地。从此,陈桂香就成了省内外、国内外遐迩闻名的新闻人物。当年的《胶东日报》、《大众日报》都曾在头版的重要位置报道了她的英雄事迹。看了报道后,有三位美国记者也深为陈桂香的事迹所感动。为此,于1945年冬季的一天,特地找当时已在邢村区(现改为镇)武装部工作的陈桂香进行了采访。并及时在国内外媒体上报道了这位用地雷炸鬼子的中国女英雄的事迹。因此,新中国成立后,陈桂香和她的队员们埋地雷炸鬼子的故事,被写进《地雷战》的电影剧本,并搬上了银幕。

  每当谈起她自己与《地雷战》电影里女主角“玉兰”的关系时,陈桂香总是谦虚地说:“真的,那个‘玉兰’确实不是单指我一个人,而是把俺全县女民兵做的事(她还特意给我介绍过海阳县邢村镇小滩村女民兵英雄孙玉敏的事迹),都集中在了‘玉兰’这个女英雄的身上啦。”不过,谦虚归谦虚,但是,从50年前,八一电影制片厂对陈桂香的采访记录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海阳县兵役局(后改称人武部)写给她的那封信里边,我们便会得知当年的真实情况。

  为认真做好电影《地雷战》拍摄的准备工作,1959年4月初,北京八一电影制片厂的副厂长曾亲自率领导演和部分演员,专程来青岛市市北区人民法院,找民兵抗日女英雄陈桂香了解其当年任青妇队长期间,带领女民兵们埋地雷炸鬼子的详细情况。听了她具体生动的介绍后,电影制片厂的同志们确实对陈桂香敬佩不已。不久,她便收到了海阳县兵役局以局长车福万、政委刘光荣的名义,于当年4月25日写来的关于“接上级指示,邀请你参加电影《地雷战》的拍摄(后来才知道,当时是想让她演那个聪明勇敢的“玉兰姑娘”),时间5月20日左右。希望考虑一下,速回音告知”的来信。是去还是不去?经过一番思想斗争,陈桂香便及时给海阳县兵役局发去了“同意参加”的复函。但后来因为《地雷战》剧组,又研究决定全部改用专业演员。故陈桂香就未能亲自出演。要不然,我们早就会在银幕上看到“玉兰姑娘”的原型——英姿飒爽的巾帼英雄陈桂香阿姨了。

烟台市牟平区委组织部      联系电话:0535-4219991      邮箱:ytmpdjw@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