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您当前的位置 : 山东烟台干部学院 >> 媒体聚焦

侦查英雄杨子荣:赤胆忠心写传奇

发布日期:2020-04-13 信息来源: 字号:[ ]

  “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抒豪情寄壮志面对群山……”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的经典选段,很多人都会唱几句。这部戏是根据小说《林海雪原》中的一段故事改编而来,几十年来久唱不衰,创造了一个时代的传奇。

  《林海雪原》是烟台籍作家曲波根据自己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剿匪斗争的亲身经历创作的一部家喻户晓的红色经典,塑造了少剑波、杨子荣、“座山雕”等众多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作品问世以来,被改编成话剧、京剧、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深受群众喜爱。而小说中深入匪巢的孤胆英雄杨子荣的原型,就是曲波的战友、牡丹江军区二团侦察排排长、烟台牟平籍传奇英雄杨子荣。曲波在小说开头即写下这样一句话:“以最深的敬意,献给我英雄的战友杨子荣、高波等同志!”这也是《林海雪原》开篇第一句。回眸峥嵘岁月,我们再次走进茫茫林海雪原,重温经典故事,还原历史真实。

  历尽磨难,投身革命

  杨子荣(1917-1947),原名杨宗贵,后改名杨子荣。山东省牟平县(今烟台市牟平区)嵎岬河村人,东北军区特级侦察英雄1945年参加八路军,1946年2月进驻海林剿匪,他智勇双全,参加大小战斗上百次,多次立功受奖,并被评为“侦察英雄”“战斗模范”。1947年,他深入虎穴,一举将“座山雕”及其联络部长刘兆成、秘书官李义党等25个土匪全部活捉,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斗范例。

  杨子荣4岁时,父母曾带着一家老小闯关东去东北安东(今辽宁丹东)谋生,后来母亲带着几个孩子返乡。为了生计,1929年,12岁的杨子荣在母亲安排下,去安东投靠父亲。他到码头搬木头、扛大包,到鸭绿江边放木排、做船工,接触了三教九流各色人物。这些人中有流浪关东的穷苦农民,有闯荡江湖的黑道人物,有反满抗日的进步文人,但更多的是失业工人。

  1938年底,杨子荣被日军抓去当劳工.在矿区干活不仅有生命危险,还要常常忍受日本监工的打骂。最让他不能忍受的是看到日本监工毒打自己的工友。一次,他实在看不下去,就夺过皮鞭,为工友出了气,事后在工友的帮助下,他逃离矿山,回到老家牟平。这一年是1943年春,杨子荣26岁。从12岁离家算起,杨子荣在东北整整闯荡了14年,历尽艰辛。社会底层的生活让他熟悉了东北地区的人情世故、乡风民俗、野史轶闻、行帮黑话,结交了一大帮穷苦朋友,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这段经历,为他后来成为一名侦察员、参加剿匪斗争,发挥了重要作用。

  1943年,杨子荣回牟平老家成亲,随后秘密加入民兵组织,积极参加抗日斗争。1945年8月他参加了八路军解放牟平城的战斗。同年秋,28岁的杨子荣报名参加八路军,编入胶东海军支队,10月下旬,随部队从黄县(今烟台龙口)乘船挺进东北。1946年1月,在挺进途中,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部队于1946年春节前到达牡丹江地区,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建立北满根据地。在这里,胶东海军支队进行改编,杨子荣编在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初为炊事员,后担任一班班长。

  智勇双全,屡建奇功

  牡丹江地区匪患严重,杨子荣所在的部队担负着剿匪、保卫土改的重任。在剿匪战斗中,他机智勇敢,屡建奇功。

  次夜行军,拂晓前剿匪部队在密林中跟绰号“姜左撇子”(因用左手打枪而闻名)的惯匪遭遇。枪声一响,敌人四散溃逃,只抓到“姜左撇子”的一个亲信副官。杨子荣威逼这个副官喊话:“弟兄们,别跑!是自己人,打误会了!大部队在这里,快来集合!”他一连喊了几遍,匪兵们三三两两地从藏身之处走出来。杨子荣率部隐蔽在树林中,智擒姜部百余人

  杏树底村是位于牡丹江北部的一个山村,这里集结了从各处逃窜来的土匪400多人,他们凭借村子的有利地形和村周围高大的土墙、坚固的工事,与剿匪部队对峙,企图负隅顽抗。1946年3月22日,攻打杏树底残匪的战斗打响,杨子荣带领尖刀班冲在最前面。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组织了多次进攻,都没有成功。为早结束战斗,减少部队伤亡,指挥部命令炮火支援。几炮打过去,敌方阵地和村子里立刻浓烟滚滚也隐约听到村子里妇女小孩的哭喊。如果再打下去,虽然能把土匪消灭掉,但村里的老百姓也将遭受更大的损失。在炮击间隙,杨子荣一个箭步从沟里蹿出来,挥舞着白毛巾,只身一人直奔村里去劝降土匪。

  在杨子荣的宣传鼓动下,许多土匪开始动摇,村里的群众也纷纷劝说土匪赶快投降,别让乡亲们跟着遭殃。这时,几个土匪头目出来了。为首的分别是从青背村、北甸子逃来的残匪许大虎、王洪宾和家住本村的郭春富、康样斌。许、王二人色历内荏,叫器着谁投降就枪毙谁;郭、康二人因家在本村,经杨子荣和乡亲们的一番劝说,有了投降的意思。两方土匪为此发生争执,互不相让,最终,还是郭、康人多势众,占了上风。杨子荣乘机做工作,土匪们纷纷把枪扔到杨子荣身边许、王看大势已去,也垂头丧气地把枪扔到了地上。

  杨子荣一人劝降400多个土匪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为充分发挥他的特长,部队安排他担任了团侦察班班长,杨子荣又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此后,在每次的剿匪战斗中,都是先由杨子荣率领侦察员,乔装打扮,深入侦察,待摸清敌人的详细情况后,再由大部队进行围剿。随着剿匪斗争节节胜利,剿匪部队不断发展壮大杨子荣也由侦察班长升任侦察排长,他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勇闯虎穴,智擒“座山雕”

  正如小说《林海雪原》中所描写的那样,杨子荣在牡丹江剿罪期间曾与战友一道生擒了匪首“座山雕”。“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在东北深山老林里为匪几十年,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老奸巨猾,诡计多端,内部人称“三爷”。抗战胜利后,他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与共产党为敌。

  1947年1月下旬,杨子荣所在部队得到线索,“座山雕”正在海林县境内活动,但他一向深居简出,从不大股活动,其巢穴只有少数几个亲信知道。东北民主联军曾动用大部队寻剿“座山雕”,但茫茫林海,无边雪原,这无异于大海捞针。为清剿残匪,团里决定,由杨子荣带领5名侦察员,组成支剿匪小分队,扮成土匪模样,进山搜寻“座山雕”的匪窝,并待机剿灭,同时派出部队跟踪配合。

  1947年1月26日,农历正月初五,杨子荣带队出发。他满脸胡须,身穿黑棉袄,外罩关东军的黄呢大衣,子弹带拦肩缠满腰,宽边皮带上斜插两只匣子枪,满口黑话,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土匪头子。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一连转了好几天,在零下三四十度的雪海里侦察奔袭,与土匪斗智斗勇,终于在一座伐木工人留下的窝棚里发现了土匪的踪迹。

  “天王盖地虎。”

  “宝塔镇河妖。”

  ……

  《林海雪原》《智取威虎山》中,杨子荣与土匪机智的黑话对白,大家耳熟能详。真实的剿匪斗争中,杨子荣也的确是靠着流利的对答,取得了土匪的信任。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自称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这帮土匪正是“座山雕”的手下他们见杨子荣对答如流,毫无破绽,便答应引荐杨子荣上山。但狡猾的“座山雕”三番五次想出各种招数考验他们,直到十几天后才安排另两名土匪带路进山。2月7日,两名“引荐人”如约来到杨子荣他们住的工棚。杨子荣让战士把两个土匪给绑了,并假意解释说:现在不知道是否是自己人,只好先委屈一下,到了山上再说。两个土匪觉得言之有理,到了山上自会见分晓,也没太在意,就领着杨子荣他们直奔“威虎山”。“座山雕”狡滑阴险,一路上设了三道哨卡,如果有大部队清剿,不论惊动哪一道哨卡,他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过一道哨卡,都由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把岗哨一块绑了,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不远,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当地人称作“马架房子”的木棚。杨子荣命令3个战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带领另外两个战士冲进棚子,迅速占据有利位置,枪口对准土匪。棚子里一共7个土匪,其中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留着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就是“座山雕”。“座山雕”看有生人进来,急忙伸手摸枪,杨子荣一个箭步蹿上去,踩住他的手,缴了他的枪,其余6名土匪见状只好乖乖举手投降。这次剿匪,杨子荣没费一枪一弹,就端了土匪的老窝,活捉了阴险狡猾的“座山雕”等13人。传奇英雄杨子荣大智大勇,活提“座山雕”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海林,当地老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作家曲波在回忆文章中写道,“当我们审讯“座山雕时,这个老匪也不得不慨叹地哀嚎:“没想到我闯荡60年,倒落在你们八路军的一个排长手里。”杨子荣浑身是胆,智谋过人,却非常谦虚,绝不居功自做。当擒拿了恶匪“座山雕”,让他介绍经验时,他说:“主要的经验就是两句话,为人民事业生死不怕,对付敌人就一定神通广大。”

  1947年2月19日,《东北日报》以《战斗模范杨子荣活捉匪首“座山雕”》为题报道了这次剿匪战斗,称“创造了以少胜多歼灭股匪的范例”。团里召开庆功大会,给杨子荣记三大功。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杨子荣“特级侦察英雄”称号。

  壮志未酬,英雄喋血

  小说《林海雪原》中杨子荣并未牺牲,剿匪胜利后担任了团侦察参谋,又踏上了新的征程。但真实的杨子荣在剿灭“座山雕”几天后,在追击顽匪郑三炮的战斗中不幸牺牲。

  “座山雕”被清剿,梨树沟群众反映,附近山区还有零星残匪活动。从俘虏的口中也得到证实,有土匪藏在孟老三匪窝里养伤。二团接到情报后,由曲波副政委和杨子荣率领侦察排30多名战士组成的小分队,前去侦察搜。1947年2月22日,小分队出发,夜宿夹皮沟。23日拂晓,哨兵发现可疑脚印,小分队在没膝深的大雪中行军,一直跟踪了十五六里路,在闹枝沟的山梁上发现了土匪窝——一座冒着炊烟的“马架房子”。为了不惊动土匪,在离窝棚三四百米的地方,杨子荣命令侦察员们匍匐前进,慢慢向窝棚靠近。在确定土匪没有发现后,杨子荣和几个侦察员齐向房内猛扑过去,大喊一声“不许动,举起手来!”慌乱中有土匪开始操枪,杨子荣立即扣动匣枪扳机,可不料枪被冻住,没有打响,其他战土也立即向屋内射击,也没有打响。这时,孟老三从屋里射出一颗子弹,打中了杨子荣的胸膛,杨子荣倒了下去孟老三趁机逃跑。听到枪声,随后赶到的小分队,在曲波的指挥下,立即向土匪窝棚猛烈扫射。土匪在房内也拼命顽抗,曲波命令战士爬上房顶,向屋内扔手榴弹。窝棚内还剩6个土匪,除马连德一人爬出来,其余5名全被炸死。

  土匪清除了,杨子荣却倒下了。“愿红旗五洲四海齐招展,哪怕是火海刀山也扑上前。”为了东北人民的解放,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杨子荣用一腔热血“迎来春色换人间”,他牺牲时年仅30岁。为表彰杨子荣的英雄事迹,东北军区司令部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其生前所在的排被命名为“杨子荣排”。2009年,在由中组部等11个部门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杨子荣被评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紫光阁》2015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