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 : 山东烟台干部学院 >> 学习交流 >> 学习园地

胶东风云 | 西海地下医院(二)

发布日期:2020-08-31 信息来源: 字号:[ ]
  根据各个村庄的实地情况,掖县和掖南两县县委提出“村村有地洞、个个能住人”的要求,所驻村庄党组织在卫生所工作人员和伤病员还没转移至村之前,便对群众进行了爱国教育和气节教育,发动群众,深挖地洞。
 
  掖县是老根据地,党组织坚强,群众基础好,早在1938年就建立了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和民主政权。当党组织发出号召:依靠群众,深挖地洞,把卫生所转入地下活动,尽快适应严酷的环境。各村纷纷响应,党员、民兵、妇救会、青年抗日先锋队成为骨干。
 
  由于各据点的日军以及汉奸特务紧密注视各村庄的动静,为了保密,挖洞只能在晚上进行。弯弯曲曲的坑道,只靠一盏马灯或油灯照明,灯光如豆,什么都模模糊糊。洞内狭小,人在里面直不起腰,甩不开膀子,只能一点点抠土,要是碰上石头或硬土,半天都啃不下一筐土。挖土不易,运土更是难事。为了不留痕迹,地面上的人要赶在天明以前把挖出的鲜土运走。时值严冬,寒夜难捱,土一时上不来,只好站在空旷的野地里守候着。为了驱寒,人们只能在原地跳着和转圈跑步,土上来了再继续干,确保不留下一筐鲜土。
 
  柞村后高家村的党员、民兵,在年过半百的老村长高天昌带领下,每晚挖洞至深夜,一批累了再换一批,饿了啃几口冷饼子,渴了喝一碗冷水。很快挖了一条约400米长的地道,两侧还挖了很多小洞子,能住五六十名伤病员。
 
  为了加快挖洞速度,卫生所工作人员白天照顾伤员,晚上也分批参加挖洞。同时,各村群众也在党支部的发动下展开行动,全家同挖、父子同干、夫妻争先的情景到处可见。凭着深入的思想发动,群众的全力支持,挖洞任务进展顺利,卫生所的伤病员先后转入了地下,开始了“地下医院”的生活。为防止敌人“扫荡”,人们机智灵活地将洞口设在锅灶下、箱子下、水井里、草垛里、猪圈里、坟丘里等隐蔽地方。卫生二所驻西障郑家村,这个村党支部发动党员、军属50多人天天晚上挖地道,先后挖了六条地道,长达800多米,可容纳二三百人。卫生所机关驻王门村,距掖县城仅15里,该村挖了多条地道,七个进洞口、十几个出洞口,建大小病房25个,可容纳140多名伤员,其中最大的一个是在村东头李绍顺家,洞长有500米,设了十个病房,可容纳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