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您当前的位置 : 山东烟台干部学院 >> 学习交流 >> 学习园地

胶东儿女 | 孙凤钜

发布日期:2021-02-23 信息来源: 字号:[ ]
 
 
  孙凤钜,1926年出生,山东省蓬莱市登州街道遇驾沟村人。1939年5月,日寇侵占了蓬莱城,就在这时,刚满13岁的孙凤钜参加了八路军,一年以后,他当上了卫生员。孙凤钜勤奋好学,他迅速的提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学会了一般的医务知识。1942年11月,孙凤钜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6年,孙凤钜被任命为手术室室长。由内科转外科,需要一段适应过程。外科手术必须有敏捷的动作和熟练的技术,为此,孙凤钜就经常拿着球鞋的鞋带,穿来穿去的练习结扎;或去厨房里借一条猪腿,左划右划的学习开刀。每到一处新的驻地,他总要打听附近有没有医院,医院的医疗设备条件和医生的技术情况怎样,以便遇到疑难时随时请教。
 
  1950年11 月,孙凤钜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卫生部医疗手术队队长、前线救护所所长、医疗所副所长,参加了第二、第四、第五次战役、1951 年阵地防御作战和1952年秋季战术性反击战役。
 
  朝鲜的冬季天寒地冻,有时气温会低到零下二三十度,药品常因冰冻而失效。遇到大雪,天气更加恶劣,西北风呼呼地刮,雪花直往脖子里钻。在这样的环境下,伤病员们的伤口虽然不易感染,却常因为冻伤而恶化。特别是志愿军入朝初期,各种供给无法马上运到前线,战士们大多都穿着薄棉衣和胶鞋,冻伤的战士日益增多。如何对抗严寒、解决防冻问题,成了困扰军医孙凤钜的一个大问题。后来他们就自己发明了一个办法:将大石头烤热,放在伤员的两边,以此取暖。在战火和硝烟中,孙凤钜以手术台为战场,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在炮火下抢救伤病员,先后救活十几名生命垂危的伤员,在朝鲜战场东线被官兵们誉为“神医”。
 
  1950年11月27日,孙凤钜所在的部队在长津湖地区与敌人的陆军第一师一部和第七师进行激烈的遭遇战。敌机扔出的炸弹如天上的雪花一样遍地“开花”,一批批重伤员不断从前线抬下来。当时担任手术队队长的孙凤钜和队员们面临着一次极为严峻的考验。手术棚白天容易被敌机发现,医护人员只能在夜间能见度低、敌人飞机活动受限时抓紧时间抢救伤员。野外寒冷容易冻伤,他们就利用偏僻的民房做“手术室”,在室内生火取暖,在炕上用木箱或学生的课桌搭起临时的手术台,抢救一批批伤病员。
 
  1952年9月24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决定为孙凤钜记特等功,授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称号。同年10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52年 10 月,孙凤钜被评为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模范、特等功臣,三次受到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87年10月,孙凤钜作为中朝友好协会参观团成员赴朝鲜进行友好访问。当他随同参观团走进朝鲜解放战争纪念馆的“志愿军英雄榜”展览室时,参观团成员的视线集中到百名“志愿军英雄谱”的放大照片上。朝鲜人民军朴大校介绍:“这四位英雄是一级模范、特等功臣罗盛教、孙凤钜……”孙凤钜的热泪夺眶而出,他感到万分激动的是,事隔几十年了,朝鲜人民还没有忘记自己。他的眼前浮现出当年战斗在朝鲜前线的情景,为自己的昨天感到无比的欣慰。